316科技

316科技

boost电路各元件作用?

316科技 247

一、boost电路各元件作用?

boost升压电路中电容的作用是储能滤波,滤波可以减小纹波,提升电源效率和稳定性。

二、互锁电路各元件作用?

所谓互锁电路是指控制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回路之间的相互制约。回路之间彼此相互控制,不允许同时运行。互锁电路的应用有抢答器控制电路、由于机构原因导致不允许同时接通的控制电路、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等等。

在电路控制中,两路输出信号之间经常需要互锁,即当施加第一路输入信号时,第一路输出端工作,第二路输出端就被锁住;当施加第二路输入信号时,第二路输出端工作,第一路输出端被锁住;

而当两路输入信号同时施加时,两路输出端都不工作。现有的互锁电路主要采用软件编程或带有互锁功能的机械开关实现,软件编程实现的互锁电路成本较高,专业性较强,应用普遍性差;机械开关体积大,不适用于在产品电路中应用。

三、puc质粒载体各元件作用?

PUC 质粒载体:PUC 载体是在PBR322 质粒载体的基础上,插人一个在其5‘端带有一段多克隆位点的lacZ’基因,发展成有双功能检测特性的新型质粒教体系列。它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学者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于1987 年首先构建的,所以命名为PUC 系列载体。

载体介绍

常用的为高拷贝质粒(120~ 200个/ 细胞),含有多克隆位点,以满足多种内切酶切割的DNA段的克降、PUC 质粒载体的结构曲刑句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pBR322质粒的复制起点(ori);

(2)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但该核苔酸序列经过改造,没有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单识别位点;

(3)大肠杆菌B-半乳糖酶基因(lacZ)的启动子及其编码a-肽链的DNA序列(即lacZ'基因);

(4)位于IacZ'基因中的靠近5'端引人了一段多克隆位点(MCS)区段,但它不会引起编

码肽链功能的改变。

四、buck boost电路各元件作用?

buck电路不就是降压斩波电路嘛,是基本的DC-DC电路之一。用于直流到直流的降压变换。 可以看一下开关电源或者电力电子,都会讲到这个电路。

五、供配电计量柜各元件的作用?

电压互感器是测量电压的,电流互感器是测量电流的,电表是记录电量等各种数据的。

六、小区配电箱各元件作用?

漏电开关就是主要用于漏电保护,空开主要用于短路保护。浪涌保护器用于防雷。

七、液力变矩器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及作用?

从右到左说:先是壳体,壳体与泵轮是一体的(泵轮安装在变矩器最右端)动力由此输入,也就是由泵轮输入,中间放置导轮,作为引流增距的作用,在导轮里面有个单向离合器,最左边事涡轮,是输出原件,由一根轴在涡轮中间将动力输出。

在液力变矩器中还有锁止离合器。

八、保压回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保压回路主要分 辅助泵保压回路,液控单向阀保压回路,蓄能器保压回路,压力补偿变量泵保压回路四种基本回路。

辅助泵保压

辅助泵保压就是利用大小两个不同流量的油泵,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大流量 泵关闭,此时由小流量泵来做泄漏时补充。由于小流量泵功率小,所以对整个系统发热影响不大。

液控单向阀保压

液控单向阀保压 就是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油泵停止工作,此时利用单向阀密封功能对液压缸进行保压。

九、电子镇流器中这三个元件的作用各是什么?

为了讲清这3个元件的作用,我把你的图作了如下标示:

下面详细描述一下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题主所述的3个元件的作用,用粗体字显示:

1、整流二极管VD1、VD2、VD3、V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与滤波电容C1配合构成电子镇流器开关振荡源电路的直流电源。图中A点与C点之间的电压就是整流滤波后的310V直流电压。

2、大功率三极管VT1和VT2与绕在同一磁环上的振荡变压器T(图中L1、L2、L3)构成变压器反馈串联推挽开关振荡电路,也称逆变电路或变换器,振荡频率为20-60千赫。

3、三极管VT1和VT2只能交替导通(推挽),即AB、BC点之间不能同时导通,否则电路短路瞬间烧毁。因此,为三极管导通提供基极驱动电压的线圈L1和L2必须为“反相”关系,即线圈L1感应电压为上正下负驱动VT1导通时,线圈L2的感应电压必须为上负下正,确保VT2截止,反之亦然。

4、电路启动时,由于初始状态下振荡变压器3个线圈上均无电压,所以2个三极管均截止。为了启动电路,需要给VT2的基极引入一个启动电压,该电压由R1、C2组成的积分电路及触发二极管DB3提供。R1给C2充电,当C2上的电压高于触发二极管DB3的触发电压(一般为20-35V)后,DB3导通,C2电压加载到VT2的基极,VT2导通。注意,R2在2个三极管均截止的启动阶段,为B点(VT2的集电极)提供了310V的初始电压,起到了辅助启动的作用。

5、电路从VT2导通开始启动。VT2导通,310V电压经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的充电路线,电流经A点向C4、C5、L4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充电,再经B点和VT2到达C点。充电电流一方面为L4、L3储能,另一方面给灯丝加热。注意,这时灯管内部处于冷态未点燃,因此电流经过的不是灯管,而是与灯管并联的电容C5(图中空心红箭头)。

6、当充电电流逐渐增加时,L3上产生的感应电压为下正上负,电路维持充电状态。当串联谐振电路充电电流开始减小时,L3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反过来了,为上正下负。这个电压交联反馈到L1和L2,导致VT1和VT2基极电位同时翻转,VT1瞬间获得正电位激励信号电压,迅速导通,而VT2则迅速截止。这时串联谐振电路的能量通过绿色箭头所示的放电路径释放。

7、注意在放电阶段VT1是导通的,这时要确保VT2截止。但注意到启动电路的积分电容C2上仍有电压,该电压会导致VT2的灾难性导通!解决办法是在电路中增加“释放二极管VD5”,该通路在之前VT2导通时已将C2上的电荷泄放完。启动电路只需工作一次,当电路起振后,C2的电压不能再干扰到VT2的基极,因此R1、C2及VD5要选择合适的参数,确保在每个振荡周期内,C2的充电电压在还未达到DB3的触发电压前,就被VT2导通时经VD5支路释放掉。

8、现在,串联谐振电路开始工作,循环充电、放电过程,振荡频率与总的LC器件参数有关。但这时,灯管还未点燃,C5仍在谐振电路之中。串联谐振的特点是会在电感电容上感应出极高的电压,C5上极高的谐振电压并联在灯丝两端,灯丝也在谐振电流下获得一定的加热而容易发射电子,因此电子撞击灯管内填充的汞蒸气原子,气体电离导通,灯管点亮。

9、灯管点燃后,灯管两端的灯丝之间建立电流通路,C5退出电流通路,电路开始谐振在由C4、L4、L3组成的串联谐振频率上。到这里,貌似电路已经能够正常工作了,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电路在充放电状态转换瞬间,谐振电路产生的高达上千伏的正反尖峰电压会加载在A、B点之间,这会损坏开关管VT1。

10、那么我们必须设法防止电感器 L4 中的电流突然中断,从而需要在AB点之间建立一条电流缓冲通道。只要电流不瞬间中断,尖峰电压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为实现此目的,电路中设置了电容C3,其作用是在VT2关断且VT1还未导通的瞬间为电感L4提供缓冲泄放电流通路

11、电阻R2除了在启动时为VT2导通起辅助作用外,同时也构成VT1的保护电阻。VT1关断时L4同样也会产生反尖峰电压,该电压通过电阻R2和电容C3缓冲释放至串联谐振电路。

12、钳位二极管VD6、VD7和R3、R4、R5、R6保护振荡管VT1、VT2的发射结;这些电阻对振荡变压器T的反馈线圈L1、L2的浪涌电流起缓冲作用。当L4、L3的磁场能量释放时,过高的反峰电压能迅速导通VD6、VD7,这样就可以避免V1和V2发射结的反向击穿。同时,它们还稳定了VT1、VT2的直流工作点,钳位基极偏置,使振荡源的工作更加稳定。

十、otl功率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在OTL功放电路中,输出耦合电容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扬声器是交流推动纸盆往复振动发出声音工作,直流通过扬声器线圈会造成音圈推向一边。BTL功放是两个相同的放大器推拉方式工作,不需要输出电容。

为PNP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故要求电容大,电容小,不够PNP工作电压,但电容大了,低频特性差。NPN,PNP交替工作。

上一个下一篇:智能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