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菜是怎么养殖的?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全浮流式紫菜养殖在保证养殖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风浪、潮流度,以水质肥沃、水体交换流畅的海区为好,一般大潮干潮时深4~20米,海水比重1.015~1.023,pH7.8~8.4,流速0.4~2.3节,这是紫菜养殖的理想海区,底质以能使桩基打牢的软泥或泥沙底质为好。养殖海区要求无污染性工厂排泄物,道路畅通。
二、养殖筏架的设置为了解决全浮流式养殖网帘的紫菜干露问题,我们主要使用平流式养殖方式。平流式养殖方式结构接近翻转式,主要由两条浮梗形成一行,把网帘有秩序地固定在浮梗中间,网帘与浮梗间距保留在20~30厘米。在两条浮梗上适当布置浮子25~30个。浮子呈实心圆柱状,用泡沫塑料制成,平时网帘和浮梗一直浮在水面。该方式不设干露装置,只需每水采收紫菜完毕后,把网帘运到岸上干露1~2天,然后重新挂到海区,直到下一水紫菜采收。
三、采苗在秋季待海水水温下降到29℃以下(最适27℃)时,可进行条斑紫菜采苗(一般在9月初~9月中旬)。采苗后,在100倍显微镜下,网帘的附苗量达到每个视野50个以上壳孢子就达到生产要求。
四、养成期的管理
1.小苗期的管理 采苗后下海放养至第一次收割的40~45天(紫菜长20~25厘米)为小苗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高出苗量(即萌发率),促使小苗早生、少掉苗,减少杂藻附生,这一时期是养成过程的关键。刚采苗下海放养时要勤晒网,每两天要干出晒网2~3小时,紫菜小苗萌发后逐步延长晒网间隔时间及网帘干出时间,一般每3~5天干出一次,晒网3~5小时,以保障紫菜藻体的正常生长。
2.收割期的管理 采苗后经45天左右的放养,紫菜长至20~25厘米时可收获。这期间是保证紫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应勤收割,在收割时应适当控制剪苗比例,第一次收割剪下藻体全长的2/3。适当把紫菜拔疏,以利于藻体的长成,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露地种植西瓜黑地膜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优点:
一、保肥能力强。用黑地膜覆盖的土壤,因土温变化平稳,有机质也就处于正常循环状态中,测定表明:黑膜覆盖栽培作物下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等营养指标,比覆盖透明膜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保水能力好。据试验测定,黑地膜覆盖后地下5厘米含水量,不论在覆盖后两天或覆盖后35天,都比透明膜高4-10%。
三、防不良影响。黑地膜透光率低,辐射热透过少,所以能使被覆盖土壤的土温日变化幅度小。据试验测定,黑膜覆盖的土壤,在植株生长盛期,土温比用透明膜低1-3℃。由于增温幅度小,有利于促进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四、提高产量。由于黑地膜比透明膜土温提高少,特别是晚熟西瓜,覆盖黑膜后无论早期产量或是总产量都能比覆盖透明膜的高。
五、抑制杂草生。采用透明膜覆盖时草害是个严重问题,改用农用黑地膜覆盖后,地面杂草因光照条件不足而难以生长,测定表明,覆盖透光率为5%的黑膜后,一个月后土壤几乎不见杂草。使用透光率10%的农用黑地膜覆盖时,土壤虽生出杂草,但生长力很弱,不会成灾。
缺点:升温没有白色地膜快。目前尚很难降解。
三、葡萄糖喷施植物有什么作用
1、通过人工喷施葡萄糖的方法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繁殖,少量补充植物糖类含量,能够增加植物
抗逆性(抗寒、抗旱等),植株可以通过叶片从外界吸收葡萄糖,但是喷洒葡萄糖的做法弊大于
利。
2、植物通过叶面吸收的数量十分有限,效果不大,而这些糖类粘在叶面上,却容易引起细
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繁衍,使植物患病。
2、植物是可以吸收蔗糖的。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培养液添加的就是蔗糖。无根的花也是可以吸收蔗
糖的。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所以茎也是可以吸收一部分的水及蔗糖。而
葡萄糖一般植物是不大吸收的。
扩展资料:
1、一些有经验的菜农,常常将红糖作为一种叶面肥使用。叶菜类蔬菜上喷施0.2%~0.3%红糖液
后,叶片增厚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产量提高10%左右。
2、根据实验,用红糖液喷施黄瓜幼苗,幼苗粗壮,心叶长得快;在结瓜期喷施0.75%红糖液,叶菜
类蔬菜上喷施0.2%~0.3%红糖液后,叶片增厚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增强,一般
增产10%左右。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叶面肥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