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生姜的种植方法

316科技 234

一、生姜的种植方法

种植时间

生姜种植的时间由温度来决定,在湖南、武汉等地生姜的一般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种植,而在我国的西北、西南的河谷地带一般在三月份就已经开始播种了。最适宜生姜生长的温度是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最低温度不能低于十五度,所以你可以根据你所处的区域按照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种植的时间。

种植方法

1、选地、选种

生姜可以说是对水分敏感,一般情况下它的抗旱能力不行同时抗涝能力也不行,所以我们选地的时候尽量选择渗透能力较强的沙质土壤,同时也需要靠近水源,这样到时也方便灌溉和排水。至于生姜的选种就是选择健康的、块茎比较壮并且色泽比较好的姜块,并且要仔细观察姜芽是否有生机,没有出现枯萎的状态即可。

2、播种、密度

播种的时候可以将姜块放在药剂中浸泡十来分钟,然后用沙子拌一下,放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一般五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在播种的时候按照每株间隔三十厘米,每行间隔四十厘米的距离进行播种,然后尽量就是将发芽的那一面朝上,这样一排一排的摆过去,摆好之后盖上一层薄土,最后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即可。

3、基肥、追肥

在栽种的之后一定施足基肥,一般一亩平均需要有机腐肥三千千克,另外还需加三十千克的钾肥进行辅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厘米高的时候,在农村可以使用粪便兑水进行浇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兑水进行喷洒。等到快进入秋天的时候,也就是九月初进行第二次施肥,这次主要是为了让块茎壮大,所以主要施复合肥还有钾肥,肥料用量分别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后一次施肥是在块茎稍微长到三个大拇指大的时候,也就是第二次施肥后一个月,此次施肥的种类与第二次一样,只不过用量减半。

4、病虫害防治

危害生姜生长以及影响生姜产量的主要病害是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一般是在夏季七八月份甚至持续到九月初,发现有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并且要将这植株旁边的土壤挖去,以免细菌感染,然后撒上一层石灰,再用土将地填平。斑点病的防治方法是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影响质量的虫害主要是姜螟和姜蛆,我们一般使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二、如何正确种植反季节蔬菜

反季节蔬菜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栽培方式:

(1) 高山反季节栽培。这是在炎热季节生产怕热蔬菜的技术。原理是,在炎热的夏秋季,低海拔平川地区因气温高,怕热菜不能种植,而在高海拔山区,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那里仍然较为凉爽,可以种植平川地区因高温不能种植的怕热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目的是;在8-10月份蔬菜秋淡季节,为市场提供花色丰富的新鲜蔬菜。因此,必须以上市期为依据,根据各种类、品种的生育期合理安排播种期。适合高山反季节栽培的蔬菜的种类很多,我市主要有:大白菜、甘蓝菜、芹菜、花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菜椒、四季豆等等。适合进行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的山区海拔,在我市一般为800米以上。

(2) 保温设施栽培。这是在寒冷季节栽培怕冷蔬菜的栽培技术。保温设施主要有:①塑料大棚、②塑料小拱棚、③地膜覆盖、④电热温床。保温设施栽培,在我市主要是为某些蔬菜早春抢早上市和晚秋延后供应。抢早上市的蔬菜种类有:空心菜、黄瓜、茄子、甜椒、四季豆、毛豆、木耳菜等等。延后供应的种类还有秋冬黄瓜、晚秋西红柿、四季豆、豇豆、甜椒等等。

(3) 遮阳网栽培技术。遮阳网是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根据透光度要求,有不同的编织密度。一般采用黑色遮阳网。用它覆盖蔬菜,能起到遮阳、防风、防暴雨和增加园地湿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克服夏秋强光、暴雨、高e68a84e799bee5baa温对蔬菜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在炎热季节增加蔬菜花色品种,提高质量,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

三、如何种植黄瓜可以增产

黄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一、标准化育苗技术

1、育苗环境: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通透性良好、前茬不是瓜类的地块作苗床。

2、培育壮苗 ①品种:按不同栽培方式,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②育苗方式:选择苗床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 ③用种量:每亩用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100克左右。 ④浸种:用多菌灵加55~60℃温热水消毒15~20分钟,再在温水中浸种5~6小时。 ⑤催芽:将充分浸泡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保持在15~20℃左右的适温下催芽,经2~ 3天“粉嘴”后即可播种。 ⑥播期:春黄瓜可于1月下旬~2月上旬,秋黄瓜在6月下旬~7月播种。 ⑦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透底水,按2寸见方播种,均匀薄盖细土。采用营养杯育 苗,每杯播种2粒,播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温防寒育苗。

3、苗床管理 ①控制温度:出苗期床温白天控制在28~32℃,夜间不低于20℃。出苗后及时放风降 温,白天25~30℃,夜间15~18℃。 ②排除湿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掌握土面不干不浇、干时小浇的原则,并注意 防止湿害和病害蔓延。 ③通风炼苗:出苗后选晴天揭膜通风,调节温度和湿度,有利培育壮苗。 ④壮苗标准:叶片肥厚、深绿舒展,5~6片叶,茎粗节短,株高3~4.5寸,根系发达, 叶腋已现瓜纽,苗龄40天左右,无病虫危害。

二、大田标准化栽培技术

1、栽培环境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常年菜地在施用传 统农家肥和深翻炕土条件下,实行3~4年轮作。

2、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①土地准备:冬季将土壤深翻7~9寸,定植前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并通 过深耕与土壤充分混匀。 ②带泥起苗:移栽前一天,浇足起苗水,带土移栽。 ③定植时期:大田露地栽培一般要比地膜栽培推迟一个季节(15~20天)后育苗,苗 龄40天左右,3月中下旬定植。 ④定植规格:3.6~4.2尺开厢起垄,沟深6寸,种双行,单株退步8~9寸,双株退步 1.2~1.5尺。 ⑤田间管理 ——追肥:根瓜出现时及时施肥1~2次,开始采收后,每周施肥一次,盛果期每收2~ 3次追肥一次,中后期注意根外追肥防早衰。 ——留蔓:黄瓜除主蔓外,一般保留2~3条健壮侧蔓,多余者去掉,藤蔓在田间可朝同一 方向均匀摆布,减少重叠阴蔽。 ——搭架、绑蔓、摘心:黄瓜落蔓后,为提高早期产量,多采用露地搭架、大棚绑蔓的办 法,实现高密度种植。抽蔓后立即搭架绑蔓,以后每隔3~5节捆绑一次,也可采用尼绳吊 蔓。以主蔓结瓜的品种,可不摘心或满架后摘心;以侧蔓结瓜的品种,于4~5叶时摘心, 留2~3根侧蔓结瓜,满架后摘心;主蔓侧蔓都结瓜的品种,在主蔓满架后摘心,侧蔓上见 瓜后留一叶摘心,过多的雄花、卷须和植株下部老黄叶要及时打掉。植株下部瓜采收后, 要及时降绳,摘除基部的病叶、残叶、老黄叶,增强通风透光性。

3、地膜覆盖及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①定植前准备:定植前深翻、耙平土地,结合施足底肥(亩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15~25公斤),移栽前7~10天大田盖膜扣棚。 ②定植:膜上开小孔定植,定植后压严膜口,密度比露地略高一些。 ③田间管理 ——施肥、搭架和摘心:参照露地栽培,大棚栽培长势快,管理宜早些。 ——人工授粉:黄瓜属异花授粉作物,露地栽培靠昆虫传粉,而大棚栽培必须借助人工授粉与激素保果相结合。人工授粉方法是:选晴天上午9—10点,摘下新开放的雄花(杆细长的),去掉花瓣,将雄蕊轻轻涂抹在雌花花柱上,每朵雄花可授5—10朵雌花。激素保花保果方法是:当现第一台花时,用高效“座瓜灵”一片兑水2斤,用毛笔从瓜柄向瓜尖涂抹一下,但必须均匀,不重复,现配现用,否则易出现畸形瓜,可以代替人工授粉,但以先人工授粉、再激素保果最好。 ——温、湿度管理:定植后7~10天内一般不通风,缓苗后棚温白天保持在20~30℃,不超过32℃,夜间不低于10℃。棚温25℃以上时及时揭膜、通风,注意排湿。晴天多揭膜通风,一般在上午9点后揭膜通风,下午4点后放下棚膜,5月下旬折除棚膜。 4、病虫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疫病和蚜虫、黄守瓜、红黄蜘蛛等。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非瓜类间轮作;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膜、黄板或黄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及防虫网等。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先进的生物制剂防治。 ——化学防治:在农技部门指导下,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摘前10~15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上一个下一篇: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