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农业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在远古时代,原始的刀耕火种是我们人类祖先谋生的基本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感悟和发现农业发展的规律,从而在积累经验和科学思考的基础上逐步运用起技术创新这一手段,有效地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农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翻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农业领 域的每一细小进步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素负盛名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就颇为详尽地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科技发展的状况;《齐民要术》记载了北方旱地精耕细作的成熟经验。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记的相关章节,也记录了诸多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与改革,充分反映了时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历史证明,我们的先人早已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具有根本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正处在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更加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科技创新带来了农业发展的全新时代。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产品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市场价值的优劣。由此,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在引导人们新的消费观念、促使开发新的涉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根本作用。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现代农业,没有科技创新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科技创新的农业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生产与消费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生产满足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常常因产品自身的问题导致市场与生产的脱节,从而使生产与消费不能协调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科技创新在农业中的地位分析,其未来发展目标可表述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安全、生态等效益;不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且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享受需要。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就是开辟人类高品质生活的健康时代。 再次,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调整的动力。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表明,某一事物状态的改变,必然带动与其相互关联事物的变化或组合或产生出新的事物。农业科技创新在改变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必然打破原有产业结构的构成环节或方式,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组合,导致大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从而适应市场新的消费需求。 第四,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出路。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农民收益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即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生产环节的科技生产手段和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出名优品牌,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产品获取理想的市场价格,实现良好的产出效益,达到农民增收。由此可见,依靠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前瞻网摘要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
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四大支撑”,努力构筑优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健康养殖、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生物质和生态、农业服务“六大产业”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即: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从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发展思路看,今后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三、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走。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越来越成为国家整体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必须坚持和贯彻“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向农业农村配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等生产要素集聚等方面的先导作用,以农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领和支撑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重要阶段。他强调,“十二五”时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