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耕机什么牌子好,在河南周口市郸城县补贴多少,效率高点的
旋耕机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最大的区别就是机子的材质好不好。
配上合适的拖拉机都没问题,牌子好点的有河北的开元,河南的豪丰、东方红等。
二、中国的现代科技之最有哪些
中国的现代科技之最有: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我国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1980年,成功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4年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命名为长征一号。
中国第一艘无人宇宙飞船: 1999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
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 亚洲一号卫星(1990年4月7日,一颗美国制造的卫星被中国研制的运载火箭送上太空)
中国第一个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亿次级计算机系统
中国首次(世界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984年12月21日,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自己设计、自行施工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县境内、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的新安江水电站)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中国(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大厦(办公大楼):日月坛微排大厦(位于山东省德州·中国太阳谷) 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举办地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全长42公里)
中国(世界)最长的斜拉桥:中国的苏通大桥(全长32.4公里,主跨1088米)
中国(世界)最大的公铁两用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下层为可并列行驶四列火车)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最高点位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山火车站(海拔5072米)
中国(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海拔4648米,全长1686米)
中国(世界)最长的双孔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全长18.04公里)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位在海拔4909米,全长1338米)
中国(世界)最大的机场客运大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南北长约2900米
中国粤语流行歌曲之父:许冠杰
中国最早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
中国最早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翟志刚
中国最早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
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从北坡胜利登上珠峰.。
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重大成功。
2、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3、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4、银河系列计算机
5、生物技术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航空航天科技成果?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需时114分钟。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的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遥测仪器不断发回各种数据。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
1986年2月1日,中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成功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 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2007年4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2009年4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2009年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承担着“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与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探测任务;经过8次变轨后,11月7日,卫星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11月26日,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公布;12月9日,首张月球三维立体图片公布。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