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支付结算方式)有哪些?
支付结算的支付工具主要有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七种。
参考资料:支付结算的方法 东奥
二、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支付结算方式)有哪些?
现金,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
三、支付结算方式有哪些?
支付结算方式:
根据支付结算形式的不同,分为票据结算和支付结算两类;
根据结算地点的不同,分为同城结算方式和异地结算方式及通用结算方式;
同城结算方式包括:支票结算和银行本票结算;
异地结算方式:委托收款、汇兑结算(信汇、电汇、网上银行汇款)等。
四、支付结算主体有哪些?
1、开户单位在购销活动中不得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的待遇;不得只收取现金而拒收支票、银行本票和其他转账结算凭证。
2、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开户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
3、开户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账目应当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相关连接】:
1、未使用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其中票据无效,结算凭证银行不受理。
2、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相关连接】:(注意相同规定在三处出现)
1、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结算凭证银行不受理。
2、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不一致票据无效,结算凭证银行不受理。
(2)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
(3)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原始凭证的金额有误的只能由开票方重开,不得更改。其他内容可以更改,更改必须由开票方更正,更正处加盖原出票单位的印章。
(4)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①关于收款人名称:一般记载对方全称,也可以填写规范化简称。简称要求排他性,同一性。
②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
③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④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使用繁体字,也应受理。
⑤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⑥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⑦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⑧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结算凭证银行不受理。
五、银行支付结算方式有哪些?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卡是指经批准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汇兑,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便于汇款人向收款人主动付款,分为信汇、电汇两种方式,由汇款人自行选择。
托收承付亦称异地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委托收款便于收款人主动收款,该结算方式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同城还是异地都可使用。
六、与挂靠公司结算支付协议怎么写?
围绕的几方面的内容:1结算比例
2.结算周期
3.结款账户
4.违约赔偿
5.各种分工职责
七、互联网技术有哪些协议
互联网技术涉及许多协议,这些协议是确保网络通信正常运作的基础。本篇博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及其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技术的工作原理。
1.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通过HTTP协议,浏览器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实现网页的浏览和数据的传输。HTTP协议采用无状态的请求/响应模型,每个请求相互独立,服务器不会保存与之前请求的状态相关的信息。
2. DNS协议(Domain Name System)
DNS协议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DNS协议负责将该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以便浏览器能够正确地访问到网站。DNS协议采用分布式的层级结构,通过递归查询的方式从根域名服务器开始查找,最终获取目标域名对应的IP地址。
3.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它是一组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协议集合。TCP/IP协议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其中,TCP协议负责建立可靠的连接、拆分数据包和重传等操作,而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4. 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标准协议。它定义了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规则,确保邮件能够正常地从发送者的邮箱传递到接收者的邮箱。SMT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邮件客户端通过与邮件服务器的交互来发送和接收邮件。
5. FTP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它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FTP协议支持上传和下载操作,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通过命令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6. SSH协议(Secure Shell)
SSH协议是一种用于远程登录和安全传输数据的协议。它通过加密的方式来保护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被中间人窃听和篡改。SSH协议常用于远程服务器管理和文件传输等场景,在互联网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 HTTPS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HTTPS协议是建立在HTTP协议之上的安全通信协议。它利用SSL/TLS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确保通信过程中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HTTPS协议在网站登录、在线支付等场景中广泛应用,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恶意篡改和泄露。
8.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节点,通过IP地址可以确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位置。同时,IP协议还负责解决数据包的路由问题,确保数据能够按照正确的路径进行传输。
9. RTP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协议是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协议,它支持音频、视频等实时数据的传输。RTP协议定义了多媒体数据的封装和传输规则,在实时通信、流媒体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10. 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POP3协议是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邮件到本地计算机。POP3协议通过与邮件服务器的交互,实现邮件的接收和下载。
总结起来,互联网技术涉及的协议很多,每个协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了解互联网协议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八、移动互联网有哪些基础协议?
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包括:
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2.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管理协议
3.
AppleShare protocol(AppleShare协议)
4.
AppleTalk协议
它是Macintosh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网络协议。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tion 4)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
5.
BOOTP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协议,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
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协议
它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上的网络管理协议。
6.
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Connectionless Protocol面向连接的协议/无连接协议
在广域网中,两台计算机建立物理连接过程所使用的协议,
这种物理连接要持续到成功地交换完数据为止。
7.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它是在TCP/IP网络上使客户机获得配置信息的协议,它是基于BOOTP协议,
8.
Discard Protocol抛弃协议
它的作用就是接收到什么抛弃什么,它对调试网络状态的一定的用处。
9.
Echo Protocol协议
这个协议主要用于调试和检测中。
10.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它是一个标准协议,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交换文件的最简单的方法。
11.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层数据链路协议
它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
12.
HTTP1.1(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Vertion 1.1)超文本传输协议-版本1.1
13.
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它是由Netscape开发并内置于其浏览器中,用于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操作,
14.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15.
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Version 4)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版本4
16.
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7.
NNTP同POP3协议一样,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18.
IOTP(Internet Open Trading Protocol)Internet开放贸易协议
19.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nternet协议-版本6
20.
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tial PacketExchange)
互连网包交换/顺序包交换
它是由Novell提出的用于客户/服务器相连的网络协议。
九、主流的电子支付协议有哪些?
1、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 。SSL协议层包括两个协议子层,SSL记录协议与SSL握手协议。SSL记录协议基本特点是连接是专用的和可靠的。
SSL握手协议基本特点是能对通信双方的身份的认证、进行协商的双方的秘密是安全的、协商是可靠的。
2、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ET协议运行的目标包括保证信息在互联网上安全传输、保证电子商务参与者信息的相互隔离、解决网上认证问题、保证网上交易的实时性、规范协议和消息格式。
SET协议所涉及的对象有消费者、在线商店、收单银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以及认证中心(CA)。
十、传统跨境支付与结算方式有哪些?
传统的跨境支付与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银行电汇:通过银行之间的电汇系统进行跨境支付和结算,需要提供收款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和SWIFT代码等信息。
2. 信用证: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保函,保证出口商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向进口商提供货物或服务,并在进口商支付货款后向出口商支付相应的款项。
3. 托收:托收是指出口商将货物或服务的相关单据交给银行,由银行代表出口商向进口商收取货款,并在收到货款后向出口商支付相应的款项。
4. 支票:支票是一种书面支付凭证,可以用于跨境支付和结算,但需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支票的法律规定和使用限制可能不同。
5. 现金汇款:现金汇款是指通过汇款公司或邮局等渠道进行跨境支付和结算,需要提供收款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费用高、速度慢、安全性低等问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新型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区块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