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科技

316科技

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透露了哪些信息?

admin 129

一、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透露了哪些信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信息包括:

  • 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比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较2021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 2022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64亿,比2021年12月增加了3,636万,占网民总数的99.8%。
  • 网民中,90后和00后人群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者,占比达到70.1%。
  • 网络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网络零售额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21.6%。
  • 短视频、直播、音频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09亿,同比增长9.9%。

这些信息表明,中国互联网在2022年继续快速发展,网络普及率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均有所增加。网络零售和新兴业态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

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大国,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备受关注。本文将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在2018年的重要发展趋势和变化。

互联网普及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了8.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相较于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增长了4.6%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8.71亿互联网用户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高达98.6%。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联网人群都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移动支付也取得了飞速发展。2018年,在中国进行的网上支付交易达到了24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8.8%。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日常消费的重要手段。

电商市场

中国的电商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在线购物体验。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电商市场的交易额达到了9.01万亿元,同比增长16.5%。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电商市场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社交媒体与短视频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在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是中国人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截至2018年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0亿,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65亿

此外,短视频应用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并迅速扩大了用户规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了6.29亿,同比增长20.7%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在互联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为实现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中国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报告统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2018年超过了900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同时,物联网技术也在中国迅速推广和应用,连接了人与物、物与物。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并将继续展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结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和短视频迅速崛起,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未来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政府和相关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和保护用户隐私的措施,同时推动互联网绿色发展和安全可控。

相信在政府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将会继续迈上新的高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三、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蓬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全国范围内对互联网络领域进行权威评估和数据统计的重要参考。本报告的发布旨在客观、真实地呈现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

根据CNNIC的报告,截至今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10亿,用户普及率已经超过70%。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差不多每一个中国家庭。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市场之一,其开发潜力仍然巨大。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9亿,占据互联网总用户数的绝大多数。这一数据表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互联网络的应用场景

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络的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并且正逐渐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在教育、医疗、金融、农业、零售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在医疗领域,互联网医疗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等应用正在不断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就医体验,并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能。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加简便和便捷的支付和融资渠道,推动了消费升级和金融创新。在农业领域,互联网农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农业信息和服务,帮助农业生产提高效益和质量。在零售领域,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和线上零售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购物选择和便捷的购物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的安全挑战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报告指出,网络欺诈、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频发,给互联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安全挑战,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加大了互联网安全的投入和合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对于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企业界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和投资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系统,提升网络防御和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的未来趋势

报告对中国互联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将继续增长。其次,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将成为互联网络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总体而言,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前景广阔且持续向好。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中国互联网络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红利。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详细数据和趋势,您可以查阅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四、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使用国之一,其网络发展状况备受关注。为了提供准确、全面的互联网发展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全称,是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与信息,CNNIC的统计报告成为了了解中国互联网行业情况的重要参考。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9.3亿人,其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6%。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趋势,也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的地位。

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

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CNNIC的报告,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得益于中国城乡地区的数字化进程。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标志着中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拉近了城乡数字鸿沟。

此外,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截至2020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8.8亿人,占中国总互联网用户数的94.6%。这表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程度非常高,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网络应用的多样化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网络应用的多样化。互联网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对各种在线服务和应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线购物、社交媒体、在线支付等网络应用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颗新星。据报告数据,中国的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超过4亿人,其中直播购物和直播娱乐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直播内容。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于新兴网络娱乐形式的强烈兴趣。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多样化,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备受关注。CNNIC的报告也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调查。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同时,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管。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用户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互联网企业也加大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投入。

结语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了解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份重要材料。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普及率持续增长,网络应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备受关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期待未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能够继续为我们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五、《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规模达 10.32 亿,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通过分析后,有两个信息很有意思。

  1.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网民增长率再次破10%,在2021年再次降到5%以内,降到了4%。
  2. 截止到2021年12月,中国网民数达到了10.32亿,且不再单独公布移动网民数据。

而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14.1亿,其中15岁以下小孩和65岁以上老人合计4.4亿,而中国网民已经有10亿了,可以推断疫情后,中国网民数是真见顶了,互联网已经不再有增量空间,彻底进入了获客成本高的存量时代。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提升频次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三阶段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阶段一:从2000年到2010年的PC互联网时代,每年网民增长率高达20+%,处于粥多僧少的流量红利期,获客非常容易,获客成本是20元/人。

* 2003年,淘宝网刚刚成立,中国网民数是7950万,上网计算机是3089万台。

阶段二:从2011年到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期,每年网民增长率10%,PC网站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涨到了200元/人,但手机网民增长率接近20%,且手机上的APP还在爆发式增长时期,同样是处于粥多僧少的流量红利期,手机获客成本仅20元/人。

* 2011年,5000家团购网站掀起千团大战,互联网的首次补贴大战。

*2014年,手机百度的搜索广告价格是PC百度的10-20%,一次点击大概只需要几毛钱。

阶段三:2015年以后,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期,每年手机网民增长率也降到了10%左右,手机获客成本也涨到了200元/人。

所以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处于增量市场,获客成本低,业绩增长并不困难。而阶段三处于存量市场,新客户获客成本高,老客户流失严重,业绩增长困难,甚至出现业绩明显下滑。

而“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都是诞生于阶段一的PC互联网时代,但用户思维在阶段三才开始在中国发力。

2015年,随着范冰写的《增长黑客》出版,代表用户思维的“AARRR”正式引入中国,互联网行业从业者首先开始接触,在公司里设立“增长黑客”“用户运营”相关岗位。

2017年11月1日,增长黑客之父Sean Ellis《增长黑客》在中国出版,知识付费平台混沌商学院邀请Sean Ellis给国内企业家讲解“什么是增长黑客”,传统企业开始对“用户思维”有了更多的认知

二、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人往往会选择先做容易的事情,不会过早投入精力到看不清的事情上,而忽略了危险即将到来。当流量成本足够低的时候,低到获客成本低于老客维系成本,只要想办法投广告获客,控制市场费用和转化率,确保有足够ROI即可。但从2015年开始,网民增速下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增加,僧多粥少,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获客成本远远大于老客维系成本。企业不得不开始加大资源投入到老客运营,留住老客。

2. 用户流失率非常高

因为过往只重视流量采买和提升流量转化率,不重视用户留存,没有在关键时间进行老客留存干预,大部分行业的用户流失率非常高,半年时间流失80%用户,留存率不足20%。

相当于一个身体,只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

上半身不断烧钱输血,却通过下半身流光了,难以维系。

而用户运营就是通过维系老客来打造自身造血能力。

3. 人工和租金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相较于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

传统企业的主营业务在线下门店,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用户被分流到线上消费。

后来互联网企业线上流量成本高企,又盯上了线下流量,开始打造O2O概念的新零售企业,自创或联合部分传统企业,进一步蚕食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

由于线上分流和线下同业竞争加剧,新客越来越少,老客留存也变得困难。

再加上10多年的经济发展,员工工资翻了2-3倍,跟房东签订的长期合约到期,房租也上涨3-5倍。

压在传统企业身上的大山越来越重,传统企业不得不开始转型。

最终体现到财务报表上,就是“收入下降-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 新客减少,老客流失,带来的收入下降;
  • 线上企业是获客和留存成本上涨,零售企业是人工和租金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4. 对策: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挑战是收入和成本导致,对策也从收入和成本两个角度出发:

  1. 如何增加收入;
  2. 如何降低成本。

收入=用户数×消费频次×客单价

增加收入,首先要增加持续消费的用户数,也就是增加新客和老客留存,确保总用户数是持续增长的。再通过相应抓手来提升消费频次和客单价,提高总收入。

降低成本,主要是降低营销成本和运营成本,换成用户思维里,就是新客获客成本和老客维系成本。正常来说,老客维系成本是比新客获客成本要低的,1个老客价值=3-5个新客价值。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CLV=收入-(获客成本+维系成本)

另外,如何进行精细化的分层运营,降低无效成本是关键。

引用一下广告届的经典语录“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

以往确实很难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但有了用户运营手段,就大概可以知道是浪费到哪里了,适当减少无效成本。

比如通过数据洞察不同用户群的用户需求和需求量,可以减少无效商品的采购,减少滞销和库存成本。

通过用户分层将用户分成低中高频用户,再区分成价格敏感和价格不敏感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补贴,减少无效补贴。

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用户”,即通过运营“用户”来增收降本,需要企业采取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用户运营。

在用户思维普及以前,企业是用流量思维看需求,用商品思维看供给。

接下来,通过对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商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什么是“用户思维”。

旧思维:用流量思维看需求,用商品思维看供给。

新思维:用用户思维看供给和需求,以用户为中心。

三、什么是流量思维

零售行业有三个成功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三个成功要素都是“位置”,而位置就代表了流量。

位置好的商铺能被更多消费者看到,带来更多流量。

通过租金和客流可以计算出流量成本,假如月租金20000元,带来客流1000人,流量成本就是20元/人。

如果客流×转化率×客单价×毛利率<20000元,赚的钱连租金都交不起。

流量思维是从不同渠道购买流量,经营“流量”。人货场框架里以“场”为核心。

流量思维不是经营用户,而是经营“流量”。

因为线下流量无法区分用户是谁,同一个用户进店2次,流量是计算2次。

而在诞生“流量思维”的PC互联网时代,一台电脑可能有好几个人在用。家里电脑你在用,你爸妈也会用,所以也无法有效区分用户。

在PC互联网时代,有4个计算流量的指标:

  1. 独立IP数:Internet Protocol,即1天内有多少个独立IP访问了网站。正常一个IP对应一台电脑,但存在一个IP对应多台电脑,比如公司网络下,所有电脑IP都是一样的。
  2. 访问者:即UV,Unique Visitor。一般统计一天内的用户数,以独立 Cookie为依据。通常一台电脑代表一个访问者,但如果当天不清理cookie,换一个人用电脑,还是计算一个人。
  3. 浏览量:即PV,Page View。用户浏览网页的数量,刷新页面也会被计作一次综合浏览量,一个UV有多个PV。
  4. 会话数:Session,访问量就是统计一段时间内的会话数量。同一天内,同一台电脑,可能有多个会话数,不同的统计工具逻辑上会有差异,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同一个用户,关闭网站后,30分钟后再次访问,计算2个会话。

同一个用户,从3个推广渠道进入,计算3个会话。

所以在PC时代,“会话数”比UV更适合用于计算流量。尤其很多时候,用户是在“未登陆”状态下访问网页的。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每一台手机都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MAC地址,一台手机对应一个用户,可以清晰地区分一个个用户。

PC时代,流量不以“一个人”为计算单位,而以“一次访问行为”为计算单位。

移动时代,用户以“手机”来区分一个个用户,以“一个人”为计算单位。

四、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

1. 运营公式不同

流量思维:GMV=∑不同渠道的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流量思维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关心不同渠道的流量有多少,同一个渠道既有新客又有老客,不区分新老客运营。

因为老客的转化率和客单价更高,如果一个渠道老客比例高,转化率和客单价自然更高,ROI也会更高。结果就是看不清数据,可能导致盲目追加市场推广成本。

但市场推广有一条经验法则:同一个渠道,随着广告成本增加,流量数量上升,流量质量会下降。也许并不是流量质量下降,而是渠道的老客比例在下降。

用户思维:GMV=∑不同类型用户数×人均订单数×客单价。

用户思维则将用户区分新客、低频、中频、高频、流失等进行分层运营。

针对新客设计新人首单有礼、三单有礼等大力度活动。

老客的优惠力度则没有新客大,但也通过各种抓手进行用户分层,越忠诚的用户享受到更多的优惠,避免老客流失。

2. 对活动运营的关注点不同

在流量思维时代,活动运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工作了。一旦遇到业绩不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活动,而做活动必然是要做两件事:推广买流量和降价促销。

市场推广主要考核流量、转化率和ROI,都属于短期指标。而降价很容易通过广告吸引来一批价格敏感用户,如果没有考虑配套的用户留存手段,活动结束后用户非常容易流失,导致业绩难以有稳定的增长。

所以,为了完成业绩目标,每次都需要做大力度降价促销。长久下来,不止获客成本高,降价的营销成本也很高。

忠诚老户也容易养成了“没有优惠就不下单”的习惯,价格体系也难以维系。

就如下图所示,流量思维下只有活动期间有业绩增长,活动后业绩没有增长。

而用户运营,则考虑到用户留存的价值,提前设计好留存锁客抓手,锁住更多用户,确保活动吸引来的用户,更多地留下来,从而慢慢减少对获客的依赖。

同时用户运营不再将营销成本集中在活动上,而是将一部分费用放到日常运营商,根据用户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优惠,有的放矢地花钱。

流量思维:关注活动期间业绩,活动后业绩跟活动前一样,通过采买流量来维系业绩。

用户思维:关注活动后的业绩,活动后业绩高于活动前业绩,通过用户留存来提升业绩。

3. 转化漏斗不同

流量思维下的转化漏斗: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流量转化率。

通过提升落地页——商品页——购物车——订单页——支付层层转化率,让每一次的流量都尽可能被转化和提高客单价。

所以设计了很多功能,比如商品推荐、优惠券、购物车满赠等。

但用户今天可能只是来逛逛,把想要买的商品放进购物车,并不是要立即下单,等下一次凑够了再下单。

如果为了提升转化率,就可能设计一个特别喜欢给用户推荐商品的功能,让用户买了自己会后悔的商品,比如各种捆绑销售。也为了刺激用户转化,会盲目降低商品价格,导致毛利率降低。

用户思维下的转化漏斗:如何让用户下更多订单,提升高频用户比例。

通过用户分层,将用户区分成0单新客、1单用户、2单用户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优惠或用户权益。

其中高频用户是用户运营的关键,他们可能只占20%,但贡献了80%业绩。只要留住了老客,企业的基本盘就不会变。

所以,首先是确定企业的高频用户标准——“多少时间内下了几单”。

然后挖掘高频用户需求,提升留存率,培养出一批忠实用户。

再根据忠实用户画像,有针对性地选择渠道,筛选出跟忠实用户画像一致的新客,新客留存率自然会提高。

相比较流量转化漏斗,用户转化漏斗也更容易制定目标和完成目标。

制定目标:拆解现有用户分层结构,确认未来总用户数和每一层的用户占比,再考虑客单价和频次,即可制定出业绩目标。

完成目标:通过引入更多新客,留存更多老客来提升用户数;通过用户分层,提升不同层级的用户订单数来提升人均订单,提升客单价则是通过包邮、满减、搭售等传统手段来实现。

五、什么是商品思维

1. 为什么会有商品思维

商品思维源自传统企业,线下传统企业没有用户数据,只有交易数据,所以只能围绕交易数据做策略。而交易数据,就是有多少笔交易,卖了哪些商品。因此,传统企业有着根深蒂固的“商品思维”。

商品思维是“卖货思维”。人货场框架里以“货”为核心。

商品部根据市场调研开发新商品,市场部则策划促销活动或通过不同渠道将商品卖出去。

看起来很合理,也很简单,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有各种问题。

以零售企业为例,企业靠两三款爆品发展起来后,为了追求业绩增长,会拓展更多品类,开发更多新商品。

但新商品的开发往往并不会进行真正的“用户调研”,而是看竞争对手推出了什么商品,买来竞争对手的商品,在企业内做调研后,就快速推出了。

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线下零售企业主要有两个部门:商品部(或采购部)和市场部,商品部负责采购商品或研发新商品,市场部负责销售商品。

商品部主要背新品数指标,同时背销售额指标。为了完成指标,风险最低的就是“借鉴同行”。

因为有了同行背书,更容易说服老板,完成销售指标也更有保障。

但为了说服老板,往往会高估销售数据。最终,可能只有30%的商品完成销售指标,另外70%的商品没有完成指标,就出现了业绩缺口。

为了填补业绩缺口,商品部需要开发更多新品,制定了更高的新品数指标,从而陷入了无限循环。

滞销商品越积越多,从而占用了企业大量资源。然后市场部不得不策划促销活动,降价销售滞销品。

但市场部的销售额考核占比更高,所以更倾向于卖热销爆款,并不会真正大力推广滞销品,滞销品的销售业绩往往。

而在线上电商平台,早期分成品类运营、商家运营、流量运营、活动运营等不同角色,由品类运营来承担开发商品的工作,由流量运营和活动运营来负责销售。

虽然,品类运营既负责引进商品,也负责策划品类活动,但仍旧更关注商品,而不是关注用户。

随着互联网公司引入“用户思维”,开始设立用户运营岗,慢慢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方式。

六、商户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从“垒砖头”到“数人头”

* 垒砖头和数人头的概念,由卫哲先生和胡兴民教授提出

商品思维是什么商品可以卖得多,就更多地采购。就像“垒砖头”一样,通过堆叠不同的砖头来完成一堵堵墙,最终盖出一栋房子。

但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会来买“房子”,所以很容易造多了,卖不掉。

用户思维则是进行用户分群和用户分层后,by人群差异化运营。

用户分群就是根据人群特征将同一类用户分到一起,形成一个个用户群体,比如分成老人、学生、妈妈。

不同人群的需求不一样,根据不同用户群的需求来提供对应商品,根据用户量确认采购的数量,以终为始,更加有指导性,可以增加销售额和减少库存积压。

用户分层是根据用户频次和用户消费时间来将用户划分成首单、低频、中频、高频、流失等不同层级。

不同层级的用户对企业忠诚度和价格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运营抓手,减少成本。

从“数人头”角度设定目标和相应抓手,就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新用户,让用户下第一单、第二单、第三单。

根据用户复购频率,在合适的时机触达用户,让用户回来下单,提升中高频用户的占比。针对中高频用户,则要考虑如何锁客,防止流失。

企业运营者需要从“垒砖头”的商品思维,转变成“数人头”的用户思维。围绕用户设计业绩增长模型,才更容易不走弯路,浪费无效的资源。

七、为什么传统企业更缺留存抓手

相较于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的留存抓手更少,原因出在不知道用户是谁,具体有三种状况。

1. 没有C端交易数据

这里指的是纯卖货的企业,即早期消费品企业。

通过渠道和经销商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只有B端交易数据,没有C端交易数据。不知道客户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件商品。而且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隔了很多层关系,无法收集到用户信息。

现在随着“一物一码”和“扫码关注公众号”等手段的普及,企业可以直接接触到用户。但愿意扫码的用户毕竟比较少,能覆盖10%用户已经非常不错了。

2. 有交易数据,但没有用户数据

主要是餐饮、便利店等有线下门店的零售企业。

消费者到店消费,不像互联网企业需要先注册才能消费,只需要付钱就可以,只会留下一笔交易记录,不会留下用户数据。

近几年,随着线上支付的普及,以及“支付即会员”的方式让用户留下信息。已经将交易数据和用户数据关联上,可以清楚地知道用户是谁,在什么时候消费了什么商品。

3. 有交易数据,也有用户数据,但多渠道的用户数据割裂

很多企业,既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店,同时又有线下门店,还有经销渠道。甚至有些企业,还有自己的独立APP。所有的渠道都有用户数据,但不同渠道之间的数据却是割裂的,就会看不清用户状况。

比如一个用户,一年都不在线下门店消费是不是流失了呢?不一定,他可能去天猫店消费了。用户可能流失了但他还关注你的微信账号、抖音账号,也不能说是真的“流失”了。

还有经营多个品牌的企业,用户可能不在A品牌消费,但可能在你的B品牌消费。

解决方案是“OneID”,同一个用户在企业数据库里只会记录一次。让多个渠道,多个品牌的用户打通。不少公司已经在推进“OneID”的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下降,相信普及率会越来越高。

八、结语:用户运营诞生的三个关键要素

用户运营的快速发展有三个关键要素:

1. 基础设施

有了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后,通过收银POS机扫码,可以获得用户数据,从而实现用户数据和交易数据关联,每一笔交易都能知道是谁消费了。

再加上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企业打通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数据,同一个用户不在门店下单,甚至转到天猫店下单,用户并没有流失,无需花费无效成本进行流失召回。

2. 消费趋势

随着图片、视频、直播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的内容更加丰富,激发了用户潜在需求。再通过粉丝关注,微信群等方式,找到同一批用户变得越来越简单,原来是小众的需求,也不再“小众”,人群消费趋于多样化、圈层化。

而手机和微信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被观测追踪到。

3. 企业诉求

企业除了面临流量成本增加的问题外,企业本身还有不停追求增长点的需求,不然无法满足股东和员工的需求。所以如何抢占优先高位,避免被竞争淘汰,也促使企业从流量思维转型到用户思维。

六、《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中国网民规模达 9.89 亿,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今天正式对外公布,这是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全景图。其中所有数据,更新至2020年12月。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第一时间获得报告。身为网民的你我,不妨一起看看,这份超6万字的报告藏了多少有意思的数据?

中国网民规模近9.9亿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较2020年3月新增手机网民8885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

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

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的网民总体规模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左右。“十三五”期间,中国网民规模从6.88亿增长至9.89亿,五年增长了43.7%。

网络支付使用率近九成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较2020年3月增长8636万,占网民整体的86.4%;

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较2020年3月增长8744万,占手机网民的86.5%。

2020年,央行数字货币已在深圳、苏州等多个试点城市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数字货币将进一步优化功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为网民提供更多数字化生活便利。

游戏类App高居首位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比2019年减少22万款,而App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占比合计达59.2%。

其中,游戏类App数量达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比例为25.7%,高居首位。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数据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18亿,较2020年3月减少1389万,占网民整体的52.4%;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16亿,较2020年3月减少1255万,占手机网民的52.4%。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

短视频用户9个月增1亿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视频网站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产出优质短视频内容。短视频平台则通过“微剧”“微综艺”试水,并逐渐进入长视频领域。2020年,短视频应用在海外市场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一定政策风险。

超五成网民月入不足3000

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5.3%;还有10.8%网民无收入。

整体看,有51.1%的网民月收入不足3000元。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1:49,与整体人口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8%、20.5%和18.8%;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0.3%、20.6%;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

中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为16.9%;农林牧渔劳动人员占比为8.0%。

远程办公爆发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较2020年6月增长14652万,占网民整体的34.9%。

经历2020年上半年的爆发增长,下半年远程办公用户规模仍然保持高增速,半年增长率达73.6%,反映出远程办公得到企业用户的普遍认可,逐渐向基础应用方向沉淀,融入企业日常运营活动。

“健康码”助9亿人出行

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作用凸显。

同时,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网民对在线医疗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占网民整体的34.6%、21.7%。

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水平

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8.4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50亿,占网民整体的85.3%。

《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数据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报告表示,各类政府机构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化,服务种类及人次均有显著提升;各地区各级政府“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渐成趋势,“掌上办”“指尖办”逐步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山东政府爱开号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政务头条号(今日头条的政务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头条号82958个。

其中,开通政务头条号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共开通7874个政务头条号;开通数量在3000个以上的省份有10个。

抖音平台上,山东也“一马当先”。截至2020年12月,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抖音号26098个。中国31个省(区、市)均开通政务抖音号。其中,开通政务抖音号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共开通1586个。

网民越来越安全

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未遭遇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12月,61.7%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较2020年3月提升5.4个百分点。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均有所下降。

其中,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比例较2020年3月下降4.6个百分点;遭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网民比例也较2020年3月下降4.3个百分点。

通过对遭遇网络诈骗网民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虚拟中奖信息诈骗仍是网民最常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占比为47.9%,较2020年3月下降4.7个百分点;冒充好友诈骗的占比为31.4%,较2020年3月下降9.8个百分点;钓鱼网站诈骗的占比为24.7%,较2020年3月下降3.6个百分点。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中国网民收入曝光!这组数字,你必须知道

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切的变革和进步都记录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展望,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重要数据和见解。

根据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电子商务继续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和享受娱乐。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项重要支柱,持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发布时,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电商平台成为他们了解产品、比较价格并完成购买的首选渠道。跨境电商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帮助中国企业将产品推向了全球市场。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消费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随着电商平台数量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配送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大亮点。截至报告统计时期,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过数十亿。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和互联网资费的下降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进行网上购物、支付、社交和娱乐等活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共享经济和在线教育。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让人们更加方便地共享各种资源,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空间等。在线教育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新兴领域蓬勃发展

除了传统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报告还指出一些新兴领域正在迅猛发展。在线医疗是其中之一,通过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在线咨询医生、预约挂号、购买药品等,极大地提高了就医的便捷性和效率。

智能家居也备受关注,通过互联网将家中的设备和家电进行连接和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还在能源消耗、安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交媒体的普及

社交媒体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报告显示,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已超过数亿,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和交流观点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到新闻资讯、关注明星动态、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等。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企业带来了商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交媒体作为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通过精准的推送和互动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总结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展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攀升,新兴领域如在线医疗和智能家居也得到了推动。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和突破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向着更加繁荣和发展迈进。

八、《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揭示中国网络发展趋势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该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于关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人士来说,这份报告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

根据报告显示,《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到了15.7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3.6%。相比于十年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设备上网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报告中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15.61亿,占到了总体互联网用户规模的98.9%。这一数字再次表明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

互联网应用多样丰富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功能,还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互联网应用数量已经超过了900万个,其中包括了各类购物、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

移动支付是当前中国互联网应用中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13.13亿,移动支付的普及率达到了83.1%。移动支付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移动支付的重要原因。

除了移动支付,社交媒体也是中国互联网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社交媒体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10.77亿,占到了总体互联网用户规模的68.2%。社交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还为营销和广告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安全事件达到了567800起,同比增长了13.3%。这其中包括了网络攻击、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多种类型。

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

未来展望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揭示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互联网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互联网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给互联网行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总而言之,《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和分析,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九、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报纸吗?

不是;每个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次数的数据后台都有记录,每年通过这些大数据汇总就可以统计出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十、论文引用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是我该怎么写这条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调查报告,用“R”,格式如下: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2020年4月28日.

上一个下一篇:产业互联网有哪些产业可以做?

下一个上一篇:返回栏目